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

拆除進度--已完成

原本拆到一半的時候想要照一張照片。

就是房子只剩下骨架的樣子,蠻有二戰廢墟風格的;

不過因為想要趕快拆完,照下去搞不好又想要把一些東西加回去,

讓它看起來更頹廢更悲慘。所以就先記起來,以後有機會再來做

一個真正頹廢被炸到爛七八糟的作品。


但是拆除只是第一小階段而已,因為本人的樂高天地是很環保的,

所有建材都會再利用,我這次希望可以把那一箱1X磅的零件(eBay上面稱斤買的)

也加以,甚至一些照說明書做的作品也可能會拆掉。

所以原本分類的架構必須要擴充,除了可能要多買幾個整理盒之外,

還必須開發整理盒的整理架。原本整理盒數目沒有那麼多,在建蓋的過程中,

把整理盒圍繞自己一圈就好了,可是現在整理盒除了轉一圈之外還必須要相疊,

相疊==>接觸面積變小,不好拿零件。

我想我得要設計一個類似小腸壁之類的東西,這樣讓很多的零件同時都伸手可及。


這個東西我想應該是很難買到,或者有賣但是很貴,

所以應該會先用厚紙板做個先充數一下。


最後,除了重述上篇文章整理比拆掉費時間之外,

分類這件事情,好像是一個我沒有深究過的理論

市面上有在賣一種樂高分類盒,基本上就是三四個篩目大小不同的篩盒,

我以前試著自己用紙盒做過,但是失敗了 ><

假如圓形空洞的直徑是L,那麼並不是只有長度小於L的才能通過,

長度小於2L的零件,當他被移動到洞旁的時候,有可能會因為重心的關係

所以會斜斜地滑過洞口。關於這種用孔洞篩大小的原理,我從來沒有學過.....

我一時也想不出來要用哪種模型,我想這應該是工學院的人才會比較有研究。


但是就算如此,光照大小分是不夠的,所以目視加手工分類是不可避免的,

至於怎麼分類比較有效率......說真的我也不是很確定,這段只是簡單敘述一下,

假如說現在有一大盒沒有分類的零件,要把他分成N = 2^p類的話,假如每次都

做二分,那麼總共需要N-1次,當然越到後面待分的零件數越少。

可是如果改成一次分三盒的話呢?那會大約需要(N-1)/2.....(假設N很大)

同理,如果一次分類是把零件分成q類的話,那麼總共會需要(N-1)/(q-1),

也就是說,總共分類的次數是跟(q-1)成反比的,但是假設人腦在歸類時,

也是通過二分法的話,那們每次判斷一個零件為q類中的哪一類則需要做

log2(q)次的二分判斷,那個平均分類一個零件所需要的時間就會正比於log(q)/(q-1),

也就是說q越大越快........但是這很明顯的是不符合經驗法則的,除了人腦

沒有辦法像電腦一樣記住那麼多的二分條件之外,前面講到的儲存問題也會影響,

如果q跟N一樣大,那麼也就是說要同時把N個空間都設置在伸手可及的地方,

這又是一個不符合實際的點。


我相信這種問題研究電腦的人都有想過了,但是現在的中央處理器是一顆人腦,

然後儲存在實體空間,那可能又是某種工程問題了。

至少以我自己的經驗,在一整大盒零件的時候,通常q不會太大,頂多就是5,

然後再來做細分的時候,q有可能到20或30,甚至是視情況整理盒的剩餘空格數而改變。


分類也會跟零件的大小有關係,例如說從一堆小零件裡面選出大零件比較簡單,

然後大零件被揀出來之後,剩下的小零件就可以整把抓。


所以總之,分類這件事情或許很難用數學公式去求得最佳解,只能希望熟能生巧,

以後分類速度可以越來越快


現在的小目標就是用紙盒切出一些類似大抽屜,讓整理盒可以放進去卻不相疊,

可以抽出來、推回去,增加零件種類與我之間"接觸面積"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